文字晚于语言诞生, 语言晚于声音形成。最早世界上并没有生命,而没有光亮也便没有“视觉”一说。
感知的触足十分“短”,想要了解信息, 也多是依赖“震动”。
在这一前提之下, 声音中所携带的信息方式非常原始, 这似乎也是在暗示, 祂从许久之前便已飘荡于此,甚至早于其他的任何。
埃米特脑海中很迅速地过了一连串的东西,这就像是一些必须要完成的思考的过程, 一个“念头”, 从而引他入内。
他想到曾经阅读过的不少书籍,后世的人们将各种文字记录在各类书籍之中, 这些“思绪”或多或少都充斥着一种近乎呼吸、来源于信息的“本能”。的确其中有用的部分很少, 可当量足够多的时候总能察觉到一些隐匿。
像蜘蛛蜷缩起来的教堂,带领一切蠕虫的蜘蛛,还有……第十一章 的司星者“瓶中湖”。
《数形嬗变》那本书中曾经提到, “0”和“11”都是特殊的数字, 如果“0”也就是“12”,如今的算法只是一种错序,那么……“11”是论外。
它与前面的一切数字都不是一路, 可第十一章 却在天之下拥有几乎最庞大的信众。
他似乎从未见过这位“特殊”的司星者,可关于祂的一切却在天之下流传。
先前他也曾听闻,第十一章 与“仁慈、普济”有关,这些概念却似乎有种微妙感。例如它们可能是相对的, 对某一方而言是“仁慈”对另一方则将呈现出某种“残忍”, 有“普济”也有未受其恩泽的“异教”。
埃米特思忖良久, 最后恍然大悟。
倘若一切就像安多哈尔神话书中所写的那些一般, 如今所存在的“人”何尝不是受其引导而诞生的“蠕虫”?
如果没有“幽灵”,死去的人没有“灵魂”存在,新诞生的身躯之中的“意识”或者说“灵魂”又是从何而来?一如瓶中湖的湖水。
谜题早已经由那小小的安瓿瓶传递到他手中,可他直到现在才真正认识清楚到这是一道谜题在等待他堪破。
他心有所动,于是黑暗似乎也便显得不再没有尽头……就好像,他认为的漆黑,只不过是他闭上了自己的眼。
埃米特缓缓呼出一口气,轻轻睁开不知何时阖上的双眼。
“门”的存在与界限并不明晰,很多时候那并不是一道可以触碰到的实物。一如第三扇门是他思绪之上的“认知之门”,而眼下的第四道门则正是他的眼瞳。
他睁开了眼,光亮由此进入到他瞳孔之中。
他“看见”了,没有那厚厚的膜阻碍他的视野那般“看见”。
出乎意料的是,眼前并不是先前那般广袤的空间,而是一个狭隘的、堪堪放下一张凳子的小房间。
埃米特愣了一瞬。这个房间实在是太小,小到只能容纳一个人坐在这张凳子上,除了凳子以外则是十分光滑的雪白墙壁,没有墙纸,也没有窗户。空间之中什么都没有,光亮似乎是从头顶上垂落下来的一盏灯上散发出来。
炫书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