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来的旱灾里,唯有他宋应知管理的南阳府没有出现过难民,仅凭这一点,景君尧就不可能随意拿捏他。
这般想着,宋应知瞬间如释重负,连回衙门的脚步也轻快了不少。
一行人刚到府衙门口,守门衙役立即上前行礼。
“参见大人,大人,有人找您,这会儿还在正厅里等着。”
有人找?宋应知蹙着眉把马交给衙役,屏退马推官和宴庄等人,独自走进正厅。
察觉有人进来,李游赶紧起身,朝着宋应知行礼:
“老爷!我回来了。”
一年多时间没见,李游发福不少,看来这段时间过得十分滋润。
“多久到的南阳?”
宋应知走到主位前坐下,李游便下意识的走上前来给他沏茶,等宋应知一杯饮尽,他才开口解释。
“老爷,我昨天早上才到,得知你去了淅川县,今天才回来,我一早就来等了。”
说完,李游转身去次位上拿过包袱,呈给宋应知。
“老爷,这是我这次回来给你带的礼物,你快打开看看。”
李游一脸期待的眼神,让宋应知微微一愣,随即淡淡一笑。
这人都成家了,怎么还跟当年的毛头小子一个样。
顺着李游的话,他随意伸手解开包袱。
“什么东西,我看……”
话说一半,宋应知就被眼前的东西给惊到了!
“李游,你去做土匪头子了?”
这么多银票!哪来的?!
“老爷,我回巴里了,你当年建的商铺还有住宅全部都已卖完,南阳的旱情传到巴里后,百姓和富商们自行捐赠了这些银两,感谢老爷当年做的贡献!”
要说当今北夏钱最多的商人在哪?那肯定非巴里莫属。
不说异地来的商人,就是第一批巴里人已经靠着卖房赚的盆满钵满、日进斗金。
“捐赠的名字,可否记下了?”
宋应知望着这么多银子,久久不能回神……
原来,他不是一个人奋斗。
“族人可否还好?”
“都好,只是……老爷,宋奶奶过完年,就走了,知道南阳旱情严重,大家都没给你来信,不过你放心,我在巴里替你守孝了,出了孝才赶回来南阳。”
李游小心翼翼说着,生怕宋应知怪罪。
然而,宋应知却是没多大情绪,“南阳大旱,我的确回不去,辛苦你了李游……”
“这没什么,只是我在巴里待太久了,一直都还没来得及去找寻夫人的下落。实在是……”
“不用找了。”宋应知出声打断道。
他抬头看向李游,一字一句的说道:
“沘水河干涸,王氏的遗骨已经找到,我已让人将其安葬。所以不必再找了。”
从长河村回来后,宋应知就让人做了副假骨扔在人烟稀少的河段内,把找到王氏尸骨的消息传出去,草草下葬便了事。
炫书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