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船,比大明还要先进,如今更是已经得到了完美的测试,要是再能够买到大汉的火炮,就是这样想想,这些人都无比的憧憬。
而大明的锦衣卫此刻是又喜又忧,他们知道的可就比其他人多得多了。
大汉这么强大,万一他们那位汉王率军打回大明,他们该怎么办?
以大汉如今的实力,他们到时候一旦敌对,想想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。
而就在大汉海军开始打扫战场时,一支舰队从对面缓缓驶来。
王聪用望远镜看着这支舰队上悬挂的大明旗帜,以及郑字大旗,顿时明白这支舰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舰队了。
但王聪依旧没有松懈,当即下令。
“传令!前方出现舰队,立即戒备,等待军令!”
“来人!将消息立即传递给大王,请大王定夺!”
事关重大,王聪能做的就是戒备,做好继续大战的准备,等待朱高煦的军令。
郑和舰队的驶入,朱高煦也看见了,他是真没有想到,郑和竟然带着舰队来了。
从望远镜里面看到的规模,朱高煦知道,这并不是郑和舰队的全部,而是来了一部分,说明是临时来的。
“想要调和战争吗?可惜晚了。
若是我大炮与火枪,还可以考虑,但现在,别说来的是部分,哪怕你整个舰队来,也不好使!”
朱高煦嘴角上翘,他知道郑和此来的目的,但这样做,无济于事。
如今大汉的实力,有目共睹,且他所准备的,也不止这一条路。
“传令王聪!驱逐到来的舰队,可鸣炮示警!
若是那支舰队继续前进,直接开炮!”
朱高煦可不惯着,郑和要是敢私自插手,他就敢让郑和的这部分舰队有来无回。
就在军令传达下去时,枚青匆匆来到朱高煦身前。
“王爷,大明锦衣卫千户在外求见。”
“哦?带他过来吧。”
朱高煦神情玩味,他知道锦衣卫肯定会注意这次海战的,毕竟他造势就用了不少时间,大明的锦衣卫没点动作才是怪事。
但也仅仅是玩味了,因为这时锦衣卫肯定还没有收到朱棣的消息,来见他的目的,他大概都能猜到。
很快,一中年男子在枚青的带领快速走来。
“锦衣卫千户刘承,参见汉王殿下。”
“说吧,来见本王有何事?”
“禀汉王殿下,对面行驶而来的舰队,是大明下西洋的郑和大使舰队,还请王爷.....”
这锦衣卫刚说到这里,前面的王聪就已经让人开炮,两发炮弹落在郑和舰队所在的海面上。
刘承顿时吓得魂不附体,赶紧道:“汉王殿下,这是大明水师,还请留情,不要再打了。”
“哦?原来对面是大明下西洋郑和的舰队啊,本王还以为那是满刺加与苏门答刺两个贼国的援军呢。
既然如此,你去联系对面的郑和吧,让他的舰队离开,若是想要见本王,让郑和他自己来。
给你半个时辰,若是半个时辰内,对面的舰队没有离开,那么本王便视为贼军,本王大汉海军,自当剿灭!”
朱棣挥手就让枚青带着刘承下去了。
郑和想要来给满刺加与苏门答刺撑场子?
他可不答应,大汉的海军也不会答应!
到了这一步,他对满刺加国与苏门答刺国的疆域势在必得,因为这个时候,另一边的大军,差不多已经开始行动了。
他也不介意陪郑和玩一玩,若是郑和真的不识趣,不愿意离开,想要赌他敢不敢开炮,他也不会让郑和失望。
如果对面是朱棣,他不会这样,但一个郑和罢了,郑和要是敢求死,他就送郑和一程。
而在对面的郑和,面色凝重,心头更是无比的沉重。
他没有想到,朱高煦说打,就真的打了。
而且他紧赶慢赶,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。
满刺加与苏门答刺,他无比清楚对于下西洋有多重要,可以说交易采购的许多物资,都会在这里进行中转,这就是绝对的枢纽。
如今朱高煦攻打两国,一旦两国被灭,他今后下西洋将会更加不利,还得重新挑选中转的地方。
而这周边,没有比满刺加与苏门答刺更加合适了。
他本来还想着等朱高煦与两国打一打,他出来调停,既再次震慑两国,也可以进一步宣扬大明的武力,更是要让朱高煦知道这两国对大明的重要性。
但他没有想到这场海战,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。
就在郑和深思时,两发炮弹在他帅舰两旁几十米远的海面炸开,郑和瞳孔一缩。
随即郑和双眼紧紧盯着对面的大汉海军,这会他似乎明白了,知道了这场海战为什么结束得这么快了。
这么远的距离,大汉的火炮竟然打这么远的距离!
他所携带的大炮,连一半的距离打击都做不到,大汉却是能够做到这么遥远之下,打到他的帅舰。
不仅是射程,精度方面,同样恐怖,还有威力,刚才他可是看见了,同样巨大。
郑和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,大汉怎么会有这样的火炮?到底是怎么来的?难道是大汉研究出来的?
郑和心中已经有了答案,这肯定就是大汉研究出来的了,因为这周边小国,他都很清楚,不可能有这样的火炮。
随即郑和心中很是焦急,大汉居然有了这样的火炮,但大明,可是没有!
而且之前没有任何风声传出来,如今朱高煦却是高调拿出来,这其中,又是什么意思?
郑和很明白,这个消息必须尽快传递给朱棣了,让朱棣早做准备。
就在这时,刘承坐着一条不大的船行驶而来。
“郑大使,我是锦衣卫千户刘承,请郑大使立即让舰队后退,不然汉王的大军将会在半个时辰后,视为敌军开炮!”
炫书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