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天明只给了郑芝龙一个目标,却没有给他具体的执行时间。
做勋贵大臣和牧守一方的理想让郑芝龙格外兴奋,火器和火箭溜的军械让他格外膨胀。
但他又没膨胀到极致,没有直接与欧罗巴开战。
而是曲解、采用了陆天明‘阴险’的计谋,把从兵扔到吕宋,从岛上逼迫西班牙人离开。
陆天明让倭国武士杀戮南海,内心说的是安南、大城、东吁。
郑芝龙从吕宋开始也行,但他把战术颠倒了,对欧罗巴的海盗习性准备不足。
正常的步骤应该是驱逐欧罗巴人,然后让从兵上岸归治土着。
郑芝龙在倭国的行为过于顺利,人都带来了,那就先干,在飓风来临前把倭国武士扔到了吕宋。
陆天明去了西域,等他回来,外海形势大变。
执行都执行了,当然不会说后话。
五商停止主动送货,欧罗巴人的船队自然要到沿海大规模购买物资。
这时候,郑芝龙自大过头了,给了陆天明一个脱离实际的形势判断,他认为欧罗巴人出动全部海船采购物资,是准备离开外海的信号,无需海战。
陆天明一听,也以为欧罗巴人无法接受损失,认命了。
那就推进南海归治。
这个大战略下,有一个小目标,就是需要郑芝龙控制闽浙海商。
这目标又与徐弘基一拍即合,开搞。
上层出现了形势误判,很快影响到执行层面。
郑芝龙在搞吕宋和南海,他的主力战舰和火器当然全部在夷州南边。
江南粮食买卖失控,参与粮食运输的船有六百多艘,全是运输船。
等郑芝龙听说浙海需要运输支援,他带回来的四百多艘船,也大多是运输船。
朝鲜那边呢,李开先与郑芝凤正搞东边的基地,无法向东海投送战力,既然有郑芝龙掩护,派过来的同样全是运输船。
到倭国的船只靠近浙海,又不需要武装护送,也是运输船。
再加上五商原本属于浙商的船只,导致一整年时间,浙海的商船是平时的十倍,战舰却都被抽走了。
更狂的还在后面。
郑芝龙带着五十艘战舰回来的时候,同意了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到浙江采购物资,而他没有任何防备,扔下空荡荡的外海,带着五十艘船去拜见陆天明。
诸多条件,让浙江外海集结了大明朝一半的海船,集结了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全部远东舰队,自己却只有郑芝龙身边的一队亲卫性质的战舰。
三年来,郑芝龙的火箭溜没有继续使用,让欧罗巴人忘了疼痛。
他到湖广拜见陆天明期间,欧罗巴人已经在外海流了无数道口水。
他们集结全部舰队,本就是不怀好意准备偷袭。
但还是那个老问题,偷袭没问题,以后海贸就断了。
除非有一个势力或大明官方接受他们。
这希望非常渺茫,让大明皇帝接受他们太难,且现在做主的也不是皇帝。
犹犹豫豫之际,郑芝龙又从潘阳湖回来了,勒令欧罗巴人半个月内离开。
哎~
欧罗巴人齐齐叹气。
仅仅五天,就有了转机。
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均无法独自战胜郑芝龙,合兵可以吗?
也许行,也许不行,他们没试过。
想试,也没胆子试。
再加上大明的公爵呢?加上三百条快速鸟船呢?
徐允爵的出现,让他们觉得,此时不干一架,后悔终生。
停靠在舟山的舰队,其中有吕宋司令、有荷兰夷州总督,他们就可以做决定,不需要几万里请示。
炫书吧